颜林林的个人网站

在生成式AI泛滥时代,如何鉴别信息的真伪?

2024-01-29 09:44
题图
(题图由AI生成)

在生成式AI泛滥的时代,鉴别信息的真伪变得日益重要。受过系统性科研训练的人,通常采用一种有效的方法:追溯信息的原始来源及支持证据。即便AI技术正在持续大幅降低信息伪造的成本,面临如此挑战,这种方法也仍然是有效的。

在科研写作中,陈述任何事实时都必须提供信息来源,并且通常都要求引用第一手资料,即得出该事实结论的原始研究工作。这一规则确保了读者能够根据引用关系,追踪到原始文献,从而理解支持某一事实的证据有多充分。这种追本溯源的能力,不仅是科研人员的基本功,也是硕博生培养的重点之一。

相比之下,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在报道时往往隐藏信息来源,采取各种手法进行裁剪,其内容就显得很不可信了。但大多数观众和读者并未养成追溯信息来源的习惯,因而容易被“劲爆”的内容吸引,助长了虚假信息的传播。这种情况在生成式AI泛滥的背景下变得更加普遍。

回顾十几年前,我曾参加考研英语冲刺班。当时我的英文水平很烂,写作文时经常陷入“便秘”,其他同学应该也类似。培训班教我们使用各种废话句式和虚构引用,例如加上“As all around the world known”(众所周知)或“Nothing could be further from the truth”(真得不能再真了)等词句来凑足字数,或是加上“As Dr. Wang said,”(如王博士所说)或“As Professor Zhang said,”(如张教授所说)来“增强可信度”,按培训班老师当年的说法,“王博士是谁,张教授是谁,没人知道,也不重要”。为了拥有学习如何成为“诚信”科研人员的资格,却需要通过这种明显不诚信的方法来通过考试,想想也挺讽刺的。

幸好,后来的科研训练纠正了我的这一行为,避免我在歧途上越走越远。但我们都知道,考研的录取率其实是非常低的,大量参与过该写作学习的人,最终都未必有机会被纠正行为,这种连锁危害,也必然已经波及到更深远的范围。在如今生成式AI技术被各行各业追捧得火热之际,缺乏道德底线的约束,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棘手。比如,生成式AI可以轻松地生成看似专业的支持证据。除非我们去专业的文献数据库中查询并逐一确认信息来源,否则几乎无法区分真伪。这不仅加重了读者的负担,而且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也不可能对每件事都深入本源进行验证。我们都精力有限、时间有限、眼界有限,必须依赖前人的工作,才能勉强推进一点点科研的边界,如今却要消耗更多,只为确认自己正在构建的大厦,并非构筑于沙地。这也是很多人极力反对在科研发表过程中过度使用AI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这种追本溯源的过程,正是一种知识推理,也恰恰是大型语言模型所擅长的。如果AI不产生幻觉(Hallucinations,即胡编乱造),我们最终还是会依赖它来判断信息的真伪。追溯并确认证据链条上每个环节,是确保信息真实可信的基本原理。尽管如此,完全编造整个证据链条并非不可能,只不过需要消耗更大的资源(如算力)。真实和虚伪之间的博弈,最终也会演变成算力等资源的角逐,这听起来挺魔幻的。 这指向了我们也许需要另一种东西:可信的、不可随意篡改的信息长期保存机制。这在现实中类似于科研论文发表体系(虽然这个体系其实也受到了恶意侵染;许多人正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需要将其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拥有更完善的检索功能和实时更新能力。这听起来可能像是区块链或Web3.0的概念,但它们该以怎样的方式得以正确应用,最终效果到底如何,仍需时间来检验。

--- END ---

注:本文首发表于“不靠谱颜论”公众号,并同步至本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