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林林的个人网站

那些我们自以为的“安全”

2024-01-27 01:47
题图
(题图由AI生成)

2015年上映的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讲述了2007-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故事,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几位华尔街投资鬼才,提前看穿了房地产泡沫真相,并通过使用“信用违约互换”(CDS)做空次级贷款而大量获益。电影据此向观众展示了复杂的金融概念和危机的起因。

导致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诸如次级抵押贷款泛滥、住房市场泡沫、金融衍生品滥用、评级机构失职、金融机构的贪婪和疏忽、金融监管制度缺陷和失灵。关于次级贷款如何被滥用,主要源自一个看似正确的简单结论,“风险分散即安全”,被无限制地拓宽使用。

我们都知道,信用好的人,借钱理所应当更容易。那么,信用不那么好的人,想要借到钱,自然就只能通过承诺更高的利息来达成目的。信用越差,就需要把利息提到越高,再附以其他各种复杂条款,来使借钱者“垂涎就范”。由于条款的复杂,复杂到几乎没人能完全理解其潜在风险,于是神奇的“金融创新”就发生了:把很多乱七八糟的次级贷款打个包,就成了最优质的资产,美其名曰“风险被充分地分散,也就成了几近绝对的安全”。

结果,我们如今当然也都知道了,一地鸡毛。而且,没人负责,没人在乎。

再说另一件与此类似的事。该想法来自 瑞安·诺思 著的《征服世界完全手册》。书中第七章在讨论如何毁掉互联网(以便作为一位正义的“超级大反派”,来拯救世界上的所有人)时,分析并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方法供选择,包括“普通人就能想到的”使用核弹这种方法。然而,“毁掉互联网”这件事其实远比我们以为的要简单得多:“只要抽掉亚马逊和谷歌的云平台,就不仅能击溃这些公司,也能让现有互联网的一大部分崩溃”。

这确实很反直觉。我们都以为现代社会的分工,让全世界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体,公司或个人,能够充分打散,重新组合,形成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也认为这种“充分打散”造就了风险的分散,造就了几乎“绝对”的安全。但其实正是对效率和性价比的追求,促使每个细分领域中都培养了各自的垄断者,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互联网服务,底层都直接或间接地汇总到了两三家平台服务商。不管它们如何宣称自己进行了异地部署、实现了怎样的高可用,都无法消除它们采用了同样的体系架构、受到同一个组织的统一管理,这一切都指向它们必然存在某一单点薄弱环节,可供“一举击溃”。

除了互联网这样的“虚拟世界”,我们身处的“真实世界”其实也未必好多少。小时候流行一套《万事不求人》的丛书,如今大概早已失去了市场;上一辈(当然也包括身为80后的我这一辈)习惯于囤积各种废旧边角料,总想着万一什么时候能用上,殊不知现代生活造就了另一种情景:网购一个完整的现成产品,相比翻箱倒柜找出某个囤积多年的物料来修补,都更加操作简单、实现快速,而且成本便宜。然而,极端些设想,假如一夜之间全世界都返回到原始社会时代,有多少人具备足够的生存能力呢?我们已经太习惯于手机、互联网、超市、物流等现代设施,我们绝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如何进行采集和狩猎,更别提耕种和饲养。这就是社会分工带来的彼此依赖性的大幅度增强,便利的同时,蕴藏着处处脆弱。

说这么多,其实也都是“杞人忧天”。最烦我这种总是瞎喊“狼来了”的人了!危机不发生,所有的QA、QC都是摆设,都是不遭人待见的挑刺者。那就一切等危机发生时,抱怨一句“你们每个人,都是雪崩下的雪花,没一片是无辜的”,然后再见招拆招吧。

--- END ---

注:本文首发表于“不靠谱颜论”公众号,并同步至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