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因壶》书评
2025-09-27 08:37
本文共约 8 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 1 分钟

《克莱因壶》,冈岛二人 著,张舟 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这本书被誉为“超前《盗梦空间》20年的日本虚拟现实悬疑小说”,成书于1989年,作者是两个人:井上泉 和 德山谆一。看导读,才了解到这种两人合著一本书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写作模式。在这本书之前,冈岛二人已合作完成了27部高水准的推理杰作,而这本书是他们最后一部合著(但据井上泉后来的回忆录说,这本书其实是他独立完成的),从此之后两人分道扬镳,各自用不同的笔名继续写作。
这本书以一种紧张的气氛展开,故事主角一开始就处于逃亡的状态,倒叙地展开整个故事。而在介绍虚拟现实设备时,对其带来的感官体验变化,花了很大笔墨进行详细描写,这与后来绝大多数同类作品(包括小说、影视等)都不太相同,但把作品放到1989年那个时代就好理解了,因为大多数读者当时对于这样的设定应该都还是比较陌生的。
关于悬疑类作品的书评,不适宜讲述太多故事本身内容,以免发生剧透,造成别人阅读体验的打折。不过,关于这个书名,我还是有一点点不同的想法可以分享的。书中对于“克莱因壶”做出过解释,它其实就是莫比乌斯环的三维扩展,让一个壶样容器的内外两面接到一起,从而形成只有一个面的特殊形状。刚开始看到这个解释时,我多少还是有点期待,大概会出现某种特殊“机制”使得某人能从虚拟世界中,不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而直接“回到”现实中来,从而让现实与虚拟形成一个“闭环”,无所谓内外。只可惜读完全书后,也没有看到明显的这种设定。反倒是在后来的《黑客帝国2》电影末尾,尼奥在现实中能控制乌贼,比较符合“克莱因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