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林林的个人网站

作为家长的我眼中的素质教育改革:《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书评

2024-01-12 01:20
题图
(题图由AI生成)

《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4+1”课程实践手册》,张悦颖、夏雪梅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这本书是上海一家公立小学(上海市徐汇区康健外国语实验小学,简称“康外”)在教育改革实践方面的心得总结。康外创新地实行了“4+1”课程体系,即每周用四天时间完成国家规定的学科教学,剩下一天安排以项目为中心的系列主题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本书是在该改革实施五年后,对其过程、成果、经验和反思的全面梳理。

全书共分为八章。深入探讨了课程设计的初衷,借鉴国际教学经验,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探索“最优课程”的设计理念。继而,第二章详细描述了“4+1”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涉及教师配置、课堂安排、活动地点等,为不同年级的孩子设定了清晰的训练目标和能力要求。该课程方案包括六个主题:自我认识、自我表达、自我组织、身边科学、地球空间和技术工程,覆盖文科和理科领域,每个主题都根据不同年级进行了细化。这些课程内容设计,不仅确保了孩子们在项目中能够实际掌握和应用相关学科知识,同时也重视了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养成,帮助孩子们在多元环境中培养出良好的人格特质和社会技能。剩下的六章则分别详细介绍这些主题,包括内容结构、活动记录和典型案例。书中的丰富插图和照片,为其他学校实施类似教育改革提供了实用的参考。

作为一位近期转向创业和居家工作的父亲,我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显著增多,对孩子的教育也开始投入更多关注。以往我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还停留在三十年前的刻板印象上,认为紧盯着中考、高考这样的教育重点即可。然而,本书让我在“素质教育”实践方面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回想起孩子过去几年在学校参与的各类活动,以及我最近首次亲身参加的小学四年级家长会。之前三年由于疫情原因,家长会全都在线上进行,而这次亲临学校的体验,让我感受到了更直接的教育现场氛围,也对孩子在学校的全面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家长会上老师提及的学校教育理念,以及关于孩子综合能力培养的内容,都与书中提到的许多教育实践不谋而合。这使我意识到,我小时候经常听说但似乎又一直都遥不可及的“素质教育”,在这些年的发展和尝试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我在自己孩子身上也亲眼见证到了这些积极的变化。

此外,周末我们家常会带孩子前往博物馆或科学馆,在此过程中,我也观察到了许多与学校教育相似的综合素质教育元素。这些场所的许多设施细节,不仅仅是为了展示知识,更是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这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呼应。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时甚至会图自己一时之便,对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造成破坏。这反映出教育改革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也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包括家长们自己的素质提高。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观点:请回想一下,教育我们孩子的那些老师们,他们在学生时代的成绩排名如何,是否他们都不是那些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因为如果连教育都无法配置最优资源,又如何确保新一代的最好发展呢?书中提到的教改实践,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和解决方案: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只需老师年复一年地照本宣科,但长期这样会使教师失去热情和创新精神,再好的老师都会趋于平庸;而项目化活动学习是一种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不断适应新情况,提升了对他们的整体要求,也能促进他们不断进步,成为更优秀的教师。

尽管书中多数案例展示了教育改革的积极成果,但我认为其中仍然存在一些理想化的因素。不过,教育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幸运的是,我们已经在多个方面看到了相关的努力和进展。我期待这些改革能够持续深入,为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全面和丰富的教育环境。

--- END ---

注:本文首发表于“不靠谱颜论”公众号,并同步至本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