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林林的个人网站

兴趣与创造力

2024-01-03 10:29
题图
(题图由AI生成)

前几天,跟朋友聊起一个话题,他提到:“小孩子喜欢生物,未必是喜欢生物学”。理由是,小孩子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喜欢生物。而真当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断被动接收各种生物学知识,之后在研究生阶段步入科研学术殿堂,就会发现与一开始的兴趣相比,后来从事的生物学研究,其实是非常不一样的。这个问题在我自己身上也表现得很明显,每当被家人或朋友问及,这路边的某某植物叫什么名字,生物学专业科班出身的我,都只好辩称自己是学修电脑的,并不懂得这纷繁大千世界里的芸芸众生。

孩子的兴趣(至少最初的兴趣)是很天然的。相对于植物,那些活蹦乱跳的各种动物,显然更受欢迎。这一点在每次到动物园溜娃时,看着接踵摩肩的人群,就感受特别明显。即使到植物园去,最受欢迎的,也肯定是诸如捕蝇草、猪笼草、含羞草之类,能跟动物扯上关系的种类,或者表现出快速应激动作的种类。这无疑是天性使然,而非为了讨好家长老师的做作行为。

然而,在日常接受社会鞭挞的过程中,我们最常被拷问的是:这种兴趣有什么用呢?它能带来考试高分和被好学校录取吗?它能带来长大后的一份“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好工作吗?它能带来让自己从此躺赚的厚实资本吗?显然都不能。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引导”、“培养”或“激发”这种兴趣呢?这不成了在忽悠家长报早教班、课外班的大骗子吗?正是这样的思维导向,造就了全社会方方面面的急功近利,我们只筛选“有用的”技能,只为打造可以装配到整台社会大机器上的一颗颗螺丝钉。

很可惜,兴趣并不真的像表面那样“毫无用处”,其价值在于更深远的影响。虽然对生物的兴趣,并不等同于对生物学的兴趣,但前者无疑是一种土壤,能够滋养后者的生长,把原本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兴趣是探索世界的起点,是维持终生学习的动力,是个体性格和能力的表现。有人可能会反驳说,兴趣只能维持“三分钟热度”,持续需要靠自律或其他规则来形成和保证。这种观点我部分认同。兴趣的确很容易被消磨,尤其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几乎每个人原本宏大的梦想,不都在一点点被打压,然后变得越来越短浅和现实么。反省作为螺丝钉的自己,即使在自己位置上做得还不错,但其实很难因此就具备真正的创造力,因为对产能的功利追求,会迫使每个人不得不只选择那唯一的“最优路径”。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在众人合力举起一块大石头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在每时每刻都始终在使出全力。于是,再忙的社畜(假设他们全都从不摸鱼),也都有偶尔的偷得闲暇时。对于这些转瞬即逝的瞬间,兴趣会引导我们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避免沦为完全的只被利益驱动的行尸走肉。这正是创造力的源泉,也是对抗急功近利的法宝,是值得被保护和鼓励的。

这也是我现在正在进行的尝试,包括最近的公众号文章分享。

--- END ---

注:本文首发表于“不靠谱颜论”公众号,并同步至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