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林林的个人网站

知识如宝藏,散落人间遍野

2023-12-25 23:26
题图
Image 最近我尝试挖掘微信公众号后台开发的功能。用Django搭了个架子,打算用于响应读者发来的私信(很遗憾,我的公众号注册得比较晚,没有留言功能,不过这倒是间接避免了我的不靠谱言论被人公开留言谩骂),并配合ChatGPT来进行辅助回答,以展现升级到2.0版的(使用AI外挂的)我。

如题图所示,给我公众号的私信,如果带上“@AI”,(一切顺利的话,应该)就会收到来自ChatGPT的自动回复消息。但请注意:(1) 此功能仅供娱乐,且还在不断修改测试中,尚不稳定,后续也可能会随时关闭。(2) 所有往来消息,会在后台被明文保存,切勿发送敏感信息。

然而,这个开发过程,比原本预计的难度大了一些(好吧,其实是大了许多)。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信息的封闭性。微信(开发)社区真的太过封闭了,有很多内容,官方文档语焉不详,社区讨论也有限,GitHub等公开平台上代码质量又参差不齐。就比如,关于信息加密模式(微信公众号推荐使用的模式),能够参考的官方文档提供的代码,看其注释信息,竟然是写于2014年(快10年了啊)的,使用的代码语法是Python 2.0不说,使用的加密库,也早已被认为不安全而遭弃用了。

为此,我不得不结合自己的需求,使用最新的加密库对相关代码进行改写。所幸,ChatGPT对此还是能给出很好的指导,耐心地一步步帮助梳理思路,解答遇到的各种报错,最终,实现了题图上展示的效果。源码我已按照MIT协议,放到GitHub(点击文末“查看原文”可跳转至源码仓库)。

回到本篇主题:知识被散落在世界各种犄角旮旯!我最近在读的经济学著作《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钱颖一著),也刚好提到这样一段话:“最重要的知识(尤其在经济活动中)是那种分散在大众中的、非专业的、非常本地化的知识,哈耶克称之为“本地信息”(local information)。大众包括民工、家庭妇女、地方官员等,他们的知识是关于当地、当时、变化万千的各种知识。而这种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即使在高科技领域,也是分散在各个工程师那里,而不仅仅是几个得诺贝尔奖的人或几个院士。只有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经济才有活力。”

想起十多年前,听过专门做数据库进行高价售卖的业务,这种企业往往雇佣“数以百计的博士”,每日盯着最新文献进行阅读和信息整理(到今天应该还有在这么操作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将散落的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和整理,典型的矿工行为。到今天,ChatGPT应该会大幅度降低这种工作的难度(哈哈,所以我打算雇佣自己一个人,用ChatGPT加速,做牛做马地来承担起这数百人的活儿),让信息以更快的速度在各个分散位置进行流动、变形和重组整合。这可能会对很多人(的工作机会)造成威胁,但必然会带来难以预估的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量变引起质变地创造出一个现在难以想象的未来景象。

将数据视为资产,已经差不多快成为政治口号和基本原则了。这必然会加剧该资产的占有权的互相争夺,造成知识宝藏的更加分散。而ChatGPT(及类似技术或产品),作为一种负熵源,必然会在接下去的时间里,扮演起重要角色。如果你对此持同样价值观,对数据也有好的想法,或许我们可以一起试试。

--- END ---

注:本文首发表于“不靠谱颜论”公众号,并同步至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