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林林的个人网站

2022年阅读回顾及精选书单

2022-12-31 08:00
题图
Image 2022年收官之际,精选集结自己今年写过的书评十篇,共赏,共勉!

1

Image

《一位股票投资家的良知:我为何放弃技术分析》,陈逢元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书评时间:2022年1月11日

从书名就可以猜出,这必定又是一本宣扬价值投资的书。股票投资是一面很有意思的镜子,能照出人性的贪婪:即使市面上已经充斥了那么多的价值投资类书籍,而且绝大多数人也口口声声言必谈自己信奉价值投资,可事实却是人们依然更偏爱投机。相比李录后来的那本被过分宣扬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这本书显得更加诚恳,它几乎只谈作者自己的实战经验和体会,且对各种挫折失败和自己的心理变化都不避讳,旨在让读者能更全面地理解价值投资,而不像李录那样,时不时地表现出对其他基金管理者同行的嫉妒和责难:凭啥你们旱涝保收地赚取手续费而不用与客户一起承担亏损。对于诸如该选择基金还是选择股票,该选择单只基金还是选择基金组合,基金经理为何不得不尽量保持满仓,个股基本面该关注哪些指标及如何进行分析等问题,在本书中都有比较接地气的答案。值得翻翻。

2

Image

《要领:斯坦福校长领导十得》,[美] 约翰·汉尼斯 著,杨斌 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年2月出版。

书评时间:2022年2月16日

这又是一本关于领导力的书籍。

市面上关于领导力的书籍纷繁,往往在提及“领导”时,都会将其与“管理”进行对比。管理之谓术,领导之谓道,高下立判。然而,术有迹可循而易得,道玄玄而不易得。玄到难以琢磨的东西,说起来,总是不会错的,还同时自带流量追捧。这就是大多数人“读过无数成功学,却依然带不好团队”的原因。

这本书,或许是个例外。其作者约翰·汉尼斯,是个传奇人物,在学术和产业两界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曾获计算机最高荣誉图灵奖,曾创始科技公司并大获成功,曾担任斯坦福大学校长一职长达16年。在如此丰富阅历及成就之后,他用朴实、谦逊而真挚的语言,讲述亲身经历及感受,即使对那些可能让他自己显得狼狈的过往场景也毫不避讳。这是用“术”的语言,向大家布“道”。

硅谷,是每个怀揣创业梦想者的精神圣地。读这本书,从作者的视角,会感受到斯坦福原来确实是与硅谷“一体两面”的存在。书名中的“十得”,我一开始以为是作者总结并分享的十个心得体会。在读完后,才理解其真正的读法是“十得(děi)”,指的是要塑造优秀的领导力,必须保持或采取的十个方面:

  1. 谦逊,有效领导力的基础

  2. 本色与信任,有效领导力的核心要素

  3. 服务型领导力,理解谁为谁工作

  4. 同理心,塑造领导者和组织的秘诀

  5. 勇气,为组织与社区挺身而出

  6. 合作与团队配合,一个人不能包打天下

  7. 创新,打开商业和学术成功之门

  8. 求知欲,为什么终身学习至关重要

  9. 讲好故事,愿景沟通

  10. 遗绩,你留给世人的东西

上面这个目录太过简化,远不足以展示本书与其他成功学书籍的不同。我也因此强烈建议各位去阅读原书(微信读书上免费可读),从真实的事例中,去体会每一条“得做”的要领,在落实起来,是如何的任重与鼓舞相交织。

3

Image

《中国政治思想史》(套装共3册: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元明清卷),刘泽华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

书评时间:2022年3月27日

这是一部130多万字的长篇巨著,即使用上三倍速听书,也花了我将近一个月时间才“读”完。全书内容广博却不失细节,从商朝到清朝,逐一介绍了主要的政治思想、相关历史人物及其流派,以及这些思想如何一步步推动整个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和演变。书籍的论述很有深度,且在谈及政治思想时,还能仔细斟酌和考据各类史实,并尽可能避免自己立场的影响,而使立意保持客观公正,足以窥见作者刘泽华老先生的学识功力。

小时候我最怕学历史,即使课本变着花样地穿插各种小故事,试图寓教于乐,但对我也仍是噩梦一场,因为太多年代、人物和事件要考试,可怜的我却总是记不住。然而,随着人年纪增长,免不了回过去再重读历史,或曰为“以古为鉴”,或曰为“借古讽今”,似乎历史总是不断重复着,窥探历史,就让自己具备了预测未来的部分能力(是的,我们总希望对未来拥有更多些确定性的预测,这大概是天性)。于是,我变得越来越喜欢读历史,也同时发现历史是需要读很多遍的,每遍从不同角度都能有新的收获。比如吴晓波的激荡系列,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道出了不同朝代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演变,已让我视野大开。而本书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其剖析深度又远比经济角度更加深刻和清晰。

过去我对历史的印象比较片面,时常会犯对某些历史时期的人或事过于高估的错误。比如会钦慕先秦诸子的思想开放,会感慨宋朝士大夫的忧国忧民,会惊叹王莽的超前改制。于是,有时候会萌生与宗教接近的观念(补充说明,本书也同样讨论了儒释道与国家政治之间的关系),似乎更好的东西总在过去,应寻求典籍,求索前人已获得的答案,方能找到现今的出路。然而,这种想法又不免陷入社会衰退论的逻辑,又再次心生疑窦。这部书有效地回答了我上述种种疑惑,让我认识到那些高光历史时刻的深层不足及其原因,同时也认识到历史并非单一线条,而不同时期的纷繁的多元探索,也确实是有一些隐含的主线,而政治思想正是人与人关系的放大和抽象,正是这条主线之依托。

所有人文的思想,最终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在获取这些与历史相关的重要思想及其演变和意义等知识方面,这本书应该算得上一本必读推荐。我也非常期待,已故的刘老先生,其师友和学生中,有人能以同样的功力,将清朝后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也给补上,那必然会是另一场值得酣畅享受的阅读盛宴。

4

Image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彼得·德鲁克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书评时间:2022年4月29日

我是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开始认识彼得·德鲁克这位管理学大师的,并惊叹于他在提及中国发展时所展现的关注、期待和胸襟。从他的书里,我开始认识到管理与领导的区别,并开始有意识地思考如何把相关的思想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身在企业,虽然是打工人身份,但想把工作做得更好,就必然会需要站在更高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诸如企业的盈利模式、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与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思考的扩展,必然会延伸到更大的范围,包括更多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这些机构,以及其成员个体们,要生存并发挥其社会作用,在物质层面上,还是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流进行支撑。想到此间,我发现似乎并不能看清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界限,于是对“何为非营利组织”非常好奇。加上自己曾经的很多梦想,似乎都与营利无关,所以,也总希望找到某种可行的途径,“非营利”地实现它们。

有幸翻开这本《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从德鲁克大师的口中,我印证和解答了自己的一部分想法。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企业的管理,的确是相通的。这本书虽然是三十年前的作品,但在今天读来,仍然并不过时。并且,从如今很多有责任担当的企业,自其创始愿景、使命、价值观起,到日常运营的点滴,试图为社会带来更多积极影响的角色形象看,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确有太多相似之处,并且在管理方法上,也已经相互借鉴并渗透了许久。

在这本书写作的年代(1990年),互联网尚未波及世界,也远未形成后来的放大效应,促成各大互联网科技巨头公司的崛起。很多如今看来以一家巨无霸公司就能搞定的“奉献”工作,放到过去,往往需要依靠某些松散的非营利组织来进行。本书也通过对这些组织,诸如医院、教会、协会等,其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行了描述和总结。从现在的“上帝视角”往回看去,今天的许多企业,也无疑受到了这些价值经验的影响。严格说来,这是一本访谈集结,所访谈的对象,都是在各种非营利组织中,取得了重要成果的人士。这本书应该说是由德鲁克主持、由多位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集体创作的作品。这些被访谈者,通过讲述其自身经历和经验,在使命确立、战略制定、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组织,再到个人自我发展等主题上,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5

Image

《一人企业:一个人也能赚钱的商业新模式》,[美] 保罗·贾维斯 著,高扬 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

书评时间:2022年6月25日

书名中的“一人企业”,并非公司法里定义的“一人公司”,而是一种“保持小而美”的创业理念。在黑客增长模式被过分强调的今天,因为在烧钱模式下胜出的诸多大厂案例,以及与之对比的被迫参与竞争却因未能抢占先机而惨败出局的大多数陪跑者,都令人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不追求规模快速扩大,不仅是不思进取,甚至几乎就是死路一条。甚至在“清高”的科研学术圈子,都因为资源集中好办大事,越来越多的顶级重磅产出,都是由成百上千位作者共同署名,无名无姓的单打独斗者大概也只能继续一辈子默默无闻。

对此,我一直心存疑惑,总觉得哪里不对,却也同样苦于看不到破局的关键点,而碌碌无为着。这本书如同一股清流,给我一种醍醐灌顶的解惑,让我对“保持小而美”的策略重拾信心。书中提及的“一人企业”,并非强调一定是作为创始人的创业过程,在企业中工作,能够以自己的立场独立思考并自主积极地开展工作的“内部创业者”,也可以视为“一人企业”的实例。正如书中所说,“就算是在大公司里,你也是唯一一个关心你自己的最大利益和生计的人,再没有人像你一样关心你是否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哪怕是在大规模的雇佣关系中,也只有你有责任确定和实现你自己的成就。”

可以设想,这样的理念可以扩展到每个人,若大家都以这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行事和与他人相处,很多工作关系都能变得简单有序,这也正是奈飞提出过的“我们只招聘成年人”中所谓的“成年人”。这种模式,将会影响、有效补充、甚至颠覆当今以公司为主的商业模式。

全书读完后,重新回顾其内容,会发现很多理念在其他创业类书籍中也经常被提及。是的,很多概念并非完全从头创新。诸如领导力、关注客户价值、以个人性格特征去吸引和维护客户关系、保持真诚和开放等,这些的确就是我一直期待看到的“破局”方法,也是在众多成功案例(很多的确也并非“小企业”)所具备的特征属性。而这本书以一个符合我胃口的角度和方式,把这些内容重新组织了一遍,让我读来颇有感触,也由此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也更清晰了许多。推荐与我同样为此踌躇的朋友们阅读。

6

Image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兰小欢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

书评时间:2022年8月26日

这是一本帮助外行人理解中国经济故事的好书(好到让我为它买了微信读书的年度会员),文字朴实易懂,道理却深刻到能揭开本质。身处当代中国,数十年来,我们都亲身经历着诸多变迁,许多耳熟能详的政策,大到省市县乡等多级管理体系的设置及变化,小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鸡毛蒜皮的买卖、借贷、纳税、得失,因为太熟悉,以至于会习以为常,很少去想为什么,或者即使想了也得不到答案。这大概就是“置身事内”的“不识庐山真面目”。然而,有幸读到这本书,被引导着去思考,不仅获得了更开阔的视野,也于未曾设想过的地方,有了问题,还同时有了部分的答案。城市化发展、政府投融资、房价飙升、产能过剩、中美冲突,这些重大课题,在本书中被娓娓道来,并总能于细节处,给人醍醐灌顶的感觉。举个例子:我曾经在读财商入门书《穷爸爸富爸爸》时,了解到富人如何“智慧”地避税,盲目地深感钦佩到嫉妒,原来还可以这样驾驭财富,毫不曾怀疑其是否“合理”;而在读这本书时,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思考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如何通过财税制度调动各类社会资源,这个过程中带动着为钻营者制造了阶段性的造富机会,也仅仅是阶段性的,而不应理解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常态。于是这才明白,这确实是格局的差距。

7

Image

《乡土中国》,费孝通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书评时间:2022年10月2日

本书作者费孝通(1910—2005),是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大师。本书是费老早年所写的十四篇论文的合集,写于上世纪40年代,新中国尚未成立时。全书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论述。虽然这十四篇是独立成文的,每篇都围绕中国乡村社会形成的某个主题,如人与人关系、文字、家族、血缘、礼治等,分别进行展开,但在整体上,这些论文却隐含着一定的底层逻辑关联和层次递进,从无到有、由浅入深地,构建起一套对中国乡村、乃至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关系形成的理解逻辑。

西方人要理解中国社会是很困难的,原因很可能在于中国社会从底层起,就存在不同的构建基础。本书抓住了“乡土”这样一个基础切入点,从农民聚村而居的习惯出发,引出沟通中关于文字的需求,再由此论及不同人际关系格局,如家族、血缘、地缘,再讨论到秩序的形成和维护过程。这里,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观点,是关于“人治”和“法治”,说中国社会相比西方而言是“人治”社会,但我们经常会凭印象错误理解“人治”这个概念,以为是“有权⼒的⼈任凭⼀⼰之好恶来规定社会上⼈和⼈的关系”。事实上,中国社会遵循的是一种近乎“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方式,追求“无讼”,以“礼”约束人,来形成文明的秩序。这个说法,初听来觉得有些出乎想象,但细想后又觉得恰如其分。这里摘录书中一段话,感受下本书魅力:“在旧⼩说上,我们常⻅的听讼,亦称折狱的程序是:把‘犯⼈’拖上堂,先各打屁股若⼲板,然后⼀⽅⾯⼤呼冤枉。⽗⺟官⽤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必⾮好⼈,重加呵责,逼出供状,结果好恶分辨,冤也伸了,⼤呼⻘天。——这种程序在现代眼光中,会感觉到没有道理;但是在乡⼟社会中,这却是公认正当的。”

社会学研究起源于西方,但在研究中国社会时,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具体实施,则需要结合中国本土的很多特有历史属性和文化属性进行。这需要敢于挑战和创新。这种创新,对于刚进入近现代的中国而言,也是重要且有深远意义的。正如费老在书的前言中所说,“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主要是在引导学⽣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就得带个头。至于攻关的结果是否获得了可靠的知识,那是另⼀个问题。” 可以说,这个原则一直贯彻了整本书的始终。更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原则和影响力,还至少促成了另一本青出于蓝的作品《城乡中国》(该书读起来与本书一样令人愉悦畅快)。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附录,还补充了费老于1993年写的一篇介绍其个人学术生平的文章,文中讲述了费老初入社会学研究领域时,同样面临的迷茫,以及后来如何走出困境的。这让我脑中不禁翻腾出一些尘封的回忆,记得二十多年前,当我还理想远大、心比天高时,踌躇满志想要找到并从事一项能够帮助尽可能多人的事业,高中班主任曾给我指出过一条路径,正是社会学。然而,这么多年过去,我对社会学的向往,仅止于叶公好龙般的心理,甚至完全不得任何门道。如今,全身心投入该领域已经完全不可能。所幸费老的这本书,让我至少短暂地梦回了一番。足矣!

8

Image

《聪明的投资者》(第四版,注疏点评版) [美] 本杰明·格雷厄姆、[美] 贾森·兹威格 著 [美] 沃伦·巴菲特 序,王中华、黄一义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书评时间:2022年11月23日

这本书长期被誉为“股票投资圣经”,由股神巴菲特作序和高度推荐(“有史以来投资论著中最杰出的一本”),全面体现了股神的老师格雷厄姆的投资思想,是当今所有“价值投资”思想的源头。新冠疫情以来的三年里,股市经历了大起和大落,人性驱使,牛市让人冒进投机,熊市只好躺平自嘲“价值投资”。大多数人(包括我)也许只有深套在熊市中,才能耐下性子,认真阅读本书,真正了解“价值投资”为何物,明白“价值”二字的多余:不考虑或看重“价值”,岂能算作“投资”?

本书第一版写于1949年。后虽经几次修订,但主要是增加案例和解释,而不涉及基本逻辑框架和理念的变化。这第四版来自格雷厄姆生前于1973年的最后一次修订。而原书的每章之后,所增加的点评,则来自贾森·兹威格,增补了后来几十年股市中发生的新情况。值得称道的是,面对这些情况,甚至延续到今天,原书的几乎所有逻辑依然都是成立的。

本书区分了投资与投机,区分了防御型与积极型两类投资者,分别提供了详细的投资建议,并做出分析和解释。全书的内容可以被高度浓缩成很少的原则,也是股神在许多年来一直不厌其烦地重复说着的那些思想,诸如安全边际、诸如市场先生、诸如定额定投指数基金……这些在其他众多关于投资的书籍和课程中也总会被反复提及。然而,要做到知行一致,却并非易事,大概要切身实践,并对照着本书的逻辑不断复盘思考,才能一点点接近。这大概就是本书会被当做“圣经”的原因。它确实值得反复阅读。

除了从投资角度看待本书内容外,我更愿意补充些其他角度的理解。在本书中,作者揭露了华尔街的一些金融骗局,并告诉投资者如何加以防范。这些骗局到今天还依然时有发生,而相关的各类法规出台,也能看出监管部门一直在不断完善并尝试堵住这些疏漏。在我看来,这本书透出的品质,至少还包括“保守”和“正直”,而这样的品质,在其他各个行业(包括医药等),也是应该被极力推崇和珍视的。

9

Image

《看透银行:投资银行股从入门到精通》,价投谷子地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

书评时间:2022年11月26日

从功利的角度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份招商银行股票(代码600036)的广告,适合在股市低迷动荡期间,阅读以树立信心,从而坚定买入并持有(招商)银行股以获利。而撇开功利,这本书详细剖析了银行业务,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资管业务等,让投资者真正理解银行的业务逻辑和未来发展方向,也是相当涨知识的。

本书介绍了银行业存在的高杠杆、风险、周期等特性,各家银行针对这些特性所做出的取舍,尤其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细节。这些取舍体现在财报中,反映了不同银行的“个性”,诸如激进或保守。引用书中一句话:“银行的经营其实充满了中庸的思想。资产配置要兼顾收益、风险和流动性,优秀的银行总是在多个相互制约的条件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此外,本书还介绍了诸如巴塞尔协议等标准及国际环境,对行业及个股的塑造过程,让读者从更大的时空范围来看待和了解银行业。

最难能可贵的,作者并非相关从业人员,而是以老股民的身份,对银行业及银行股研究许多年后,进行的知识分享,而汇成此书。这种研究精神和行动,很值得广大股民学习。全书深入浅出,数据分析有理有据,推荐新老韭菜们必读,即使考虑标的非银行股,也能从本书获益。

顺便想吐槽下微信读书:去年写过另一本书《读懂银行股》的书评,本来想把它与本书放一起,两本书对照着来读的,却发现该书在微信读书上已被下架,即使付费会员也无法阅读。更悲惨的是,自己划过的线,写过的在线批注,似乎也都随着书籍下架而消失。不能下载到本地的读书服务,果然是不能轻信的。

10

Image

《研究是一门艺术》,韦恩·布斯、格雷戈里·卡洛姆、约瑟夫·威廉姆斯 著,陈美霞,徐毕卿,许甘霖 译,新华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原英文版书名为《The Craft of Research》,最早出版于1995年第一版,至今最新版为2016年第四版。本中文版翻译自其2003年第二版。

书评时间:2022年12月30日

不知道是我自己的哪些行为,导致了最近被推荐这本书。刚看到书名时,我的第一印象是:哦,“研究是一门艺术”,我听过这个说法,研究有时候是挺“不科学”的,得讲天赋、得讲雕琢、确实终会臻于艺术。然而,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命题,为何竟还能写成一本书?于是,一半怀揣好奇,一半出于消遣,我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旅程。一口气读下来,最终,我的感受变成了“如获至宝”。

这原来是一本针对研究者的基础教材。全书围绕研究开展的各个阶段,以非常耐心细致的方式,详细讲解了如何正确进行一项研究。从内容而言,我觉得本书更合适的书名,或许应该是《所有合格研究者都应该掌握的基本研究方法》。然而,一位研究者若真把这些方法都掌握并贯彻始终,其研究必然也与艺术无异。这本书让我为自己年轻时读书太少而羞愧,为没能在学术生涯早期读到它而遗憾不已。书中大量的具体方法,其实我在研究生期间,都零星地被导师训练过。我相信大多数研究生应该也与我有类似经历。而这本书可以更系统地把这些训练内容串联起来。因此,强烈推荐本书给所有有志于做研究的人!

这里,我就不针对这些细节展开复述了,因为它们更适合通过阅读原书去获取。我只打算引用其中一个更加基础的观点:“即使独自一人工作,当你研读一本书或浏览一个网站时,你也是在无声地与人交谈。每当你搜索资料时,就是在更新那可能已存在数百年之久的‘作者-读者’关系。而在报告自己的研究时,你也期待其他人将对你的报告有所回应,然后再轮到你给予回应,如此循环不已”。总结起来,研究是一个与他人对话和协作的过程。研究写作是与读者的对话,也因此需要预判读者可能做什么提问,并在文章中提前加以回答,并确保逻辑尽量完满。这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

--- END ---

注:本文首发表于“不靠谱颜论”公众号,并同步至本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