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林林的个人网站

世界那么大,总也看不完

2022-02-05 00:00

Image (题图来自网络)

1

写公众号以来,我也跟随“同行”们,开始学习并了解诸如阅读数、点赞数、在看数、分享数等等流量指标。当然,我的这些数字通常也就个位数或十位数,而且全都靠朋友们帮衬施舍,连别人零头的零头都远远不及,所以也就只是初学者远远地看看,增加点儿玩票的感性认识罢了。更何况,我本来就社恐,公众号看的人越少,我越能肆无忌惮地胡乱发挥。现在就很好。

都说公众号文章形式早已经没落,如今纷纷都在进军短视频领域。大概是文字创作和传播都太费劲,难以持续,而视频录制和播放浏览相对就要轻松许多,所以创作者和受众范围都更大。从公开的数据报道看,公众号文章阅读过10万的都已经凤毛麟角了,而视频类作品动辄百万千万,撬动的商业价值也自然是文字类内容望尘莫及的。

看过不少别人转发的短视频,十秒钟能够说清的事,非搞到五六分钟甚至将近二十分钟。想来还是大多数人的余生真的足够长。真羡慕他们。

不过,即使不擅长,我也还是更喜欢这种“复古”的方式。我尝试并确认过,相比大多数高质量的内容生产者,自己确实很难做到那般有系统地深度分享。不过管它的,零星的“抖机灵”,未必就一点价值没有,反正我能确保自己原创不抄袭,先慢慢积累着呗。

2

相对地,我更感兴趣的是一些关于“总量”的问题。

记得在本世纪初,具体哪一年忘记了,就有报道宣称,电影内容的产出速度,已经超过电影播放的速度了。也就是说,一秒不停地看电影,也赶不上看完别人生产出来的所有影片,而且看不完的影片会堆积越来越多。我们不得不花时间做精心挑选,而我们也终将错过更多。

这样的感觉,在身处一家大图书馆里时,会更加强烈。面对数不清的书架,书架的每个格子里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即使仅仅把每本书都翻开来快速浏览一遍,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更何况,大多数人根本就不可能真的去读书。众多读书群要求每月读一本书,能坚持下来的,总是少数中的少数。

“碎片化”已经成为当代生活的主旋律。因为可选的内容平台太多,平台互相竞争大众的注意力和时间,撕裂至碎片化也是必然的结果。根据平台总用户数、活跃用户数、浏览数量、浏览时间等等,应该可以估算出可供平台竞争的注意力资源总量。前段时间见到很多人都在呐喊,各种平台朝令夕改导致用户粘性和活跃度降低,也能感受到这样的竞争,正在日益白热化。想来,市场已经开始进入饱和,增量难以维持,只能在存量中互相卷杀了。

3

大国崛起,航天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领域。载人航天屡屡创造新纪录,鼓动国人热血沸腾。未来航天进入平民化,饭后到其他星球去遛个弯,我们这代人说不定有机会见到。

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中描述过人类占领整个银河的场景。其中一些数字是有天文学依据的,演绎到科幻作品中,所呈现的效果,又非常有趣。整个银河系大约拥有 2 千亿颗恒星,而阿西莫夫假定了大约万分之一的概率,恒星会拥有一颗接近地球环境的行星,从而人类能够适当加以改造,并在上面建立起住人世界文明。

于是,在整个银河帝国中,有“二千五百万个住人世界,每个世界的居民至少十亿之众”,以至于帝国的皇帝根本不可能了解每个世界,这些世界的人也几乎不可能真见过皇帝。即使如活了两万岁的机器人,拥有各种最先进的信息系统加持,也无法掌握和处理好这么多的信息,“在没有异常状况的时候,使用者该做的则是随机检查各个世界。当然,不是二千五百万个世界一网打尽,而是每次拣选几十个。这是个令人沮丧消沉,甚至焦头烂额的工作,因为每个世界每天总会有些小型灾难。这里一场火山爆发,那里一场洪水泛滥,某处则有某种形式的经济崩溃,此外当然少不了暴动。过去一千年来,每天至少在上百个世界上,会发生由某种原因所引起的暴动。”

4

与上述关于“总量”相类似的思考方式,其中之一来自郝柏林老师的《数字文明:物理学和计算机》,书中提到一个问题“人类有史以来进行过多少次算术运算”。这个问题本身是很难准确计算的,但以郝老师这样一位从物理学转行到生物信息学来的大师看来,可以提供“物理学家们想问题时最常用的方法”:“对答案作一些粗略的估计,得出它的‘上界’‘下界’或者‘数量级’”。

Image

按照人口总数,5000 年文明史,每人每天进行 100 次算数运算,估算下来,上述问题的答案大约为 10^16 次。然而,这个估算并未包含电子计算机发明以后的情况,后者与之形成了剧烈反差。人类的计算能力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生了突变。今天,人类每一秒钟进行的算数运算,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上述 10^16 次。

从总量角度展开而来的认识,总会带来不同的理解,让井底之蛙也有机会,对世界张开更开阔的视野,对未来产生更有智慧的预见。

--- END ---

注:本文首发表于“不靠谱颜论”公众号,并同步至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