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林林的个人网站

持续提升防忽悠力的方法

2022-01-20 00:00

Image 忽悠总是无处不在的。

1

前些天在微信群里,有人分享公众号文章,标题赫然写着“颠覆百年理论!改写进化论!”,让我颇为一惊。以为到了202X年,果然是有幸频频“见证历史”的时代。

还好,标题中为了显得煞有其事,还补了一句“基因突变不是随机的”。这让我诧异大减,心想,这突变是否随机,印象中应该也就是个假设前提。放到这里,莫非是找到了实验证据,得到了不随机的确凿结论?只不过,即使有这样的结论,怎么就成了颠覆呢?

演化研究中的难点之一,正是很难直接观察到原始的、未受选择的突变状态。所以,心里琢磨着,该结论到底能通过什么实验得出,便顺着文章找到原始论文:

Image (doi: 10.1038/s41586-021-04269-6)

果然,这只是一篇对拟南芥植物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的文章,所谓的“不随机”,也正是直接观察到的结果:在功能保守区间的突变频率,相对于其他区间更低。

这原本就应该是进化论所预期的结果呀:(假定)突变原本是随机发生的,而后通过环境及适应性的选择,造成了不随机的(可被观察到的)突变表现结果。

2

大致上,近期对这篇顶刊论文做解读的公众号文章,很可能都会采取这种方式:设立一个臆想的“进化论”作为靶子,好将其反复“推翻”。反正关于“进化论”到底是什么,别说大众了,就算是专业人士,也未必有多少人能说得清的。

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不夸大其词一下,估计也是很难吸引人注意的。就像我自己现在这篇文章,如果不上升到能够“提升防忽悠力”,估计大多数人也是懒得点开来看看的。

所以,越是见证历史的标题和论断,不妨越将其作为一份笑料谈资,快速忽略过去就好,没必要大惊小怪的。真想知晓真相,不妨专业些,追溯到原始论文中,看看其具体的研究工作,多问自己几次“是否还有其他合理解释”。

3

除了多读原始论文外,也可以多参与学术专业方面的讨论和交流。不同人,尤其是不同专业的人,具备不同知识背景和视角,互相交流,能够避免自己陷入思维盲区。

为此,近期我假借“响马”之名,仿照“响马读书群”,建了个“响马paper群”,拉有意愿持续读paper的朋友们(专业不限,学历不限)入群,互相监督精进,也彼此碰撞想法。

该群规则转载如下:

  1. 本群规则参考自“响马读书群”,对读书感兴趣且愿意持续输出书评者,可以申请加入该群。
  2. 本群禁止广告,禁止发表不当言论,不遵守规则者一律踢出。
  3. 各位入群后,除首月可豁免外,每月应至少读完 1 篇paper,并且撰写推荐理由、评论或解读,发布在群里,否则将被踢出(每月1日执行检查和踢人)。群员也可自行退群,不影响交情。离群一个月后方可重新申请入群。
  4. 推荐paper时的格式为“#paper doi:xxxxx 杂志, 年份, 标题。推荐理由。”比如:#paper doi:10.1038/171737a0 Nature, 1953, 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DNA双螺旋发现的经典论文。没有doi的paper,可以改用其它唯一标识(如PMID或PMCID),但需注明,便于他人找到该论文。
  5. 查看群友推荐paper的方法:点击群页面右上角的人形图标,往下滚动找到“查找聊天记录”,在搜索框里输入“#paper”;查看历史推荐。
  6. 本群鼓励学术自由交流,鼓励不同专业人士分享各自领域论文,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碰撞和讨论,但应遵循基本的科学原则和精神,避免伪科学,避免人身攻击,有违反者经警告无效则踢出。
  7. 本群目标:坚持读paper,一起精进60年。 如有兴趣加入,且愿意挑战下自己,持续读paper的,可添加我微信(yanlinlin82),并注明来意。
--- END ---

注:本文首发表于“不靠谱颜论”公众号,并同步至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