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林林的个人网站

分享即价值!写给即将步入江湖的小朋友们

2022-01-17 00:00

Image (题图来自GitHub)

昨晚打开邮箱,看到一封挖猎邮件。一家成立于美国硅谷的公司,在深圳建立团队并招人,通过GitHub找到我的联系方式,给我发来邀请,并号称“如果是在别的城市已经安家,可以提供搬家补助或者部分时间远程办公的机会”。虽然知道自己绝不可能应聘,但却让我心生感慨,写下这篇,给年轻的小朋友们一些关于职业发展的建议。

1

该邮件的截图如下:

Image

即使不论这样的群发邮件,最终招聘效果到底如何,单看邮件本身,它就是对一家初创公司及其产品,很好的广告。这种开门见山、干脆利落的形式,挺值得很多公司和个人好好学习的。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收到类似的邮件了。此前还有薪水颇丰、且允许完全远程办公的机会,若不是行业与我的职业规划目标相去太远,我可能还真会考虑一番。能收到这些广告,究其原因,我想大约是由于我自己在GitHub上混迹过不短的时间,也贡献过一些代码吧。虽然我的这些代码的质量并不高,但所留下痕迹,的确会随着时间慢慢增殖,这是一个能形成持续积累和“复利”的渠道。

也因此,真的强烈建议即将步入江湖的小朋友们,趁着自己还有大把的富余时间,多在公开平台上进行分享,而且最好是不带功利性地进行分享。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些都会成为自己将来的品牌资本。你越认真对待它,它给你的回馈就越丰厚。更何况,要把一项技术理解清楚,再讲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高效率的学习过程,而且这种学习所得,是很难被遗忘的。

2

再从企业的角度说说。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参与过很多场面试,基本都是以面试官的身份,而绝大多数应聘者,并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也无法描述清楚自己未来长期的目标愿景。少数让人眼前一亮的应聘者,经详细了解,其实都有分享总结的习惯。

虽然像社招平台和校招平台等渠道,经常是简历多到看不过来,以至于需要用“学历”等不够准确的过滤器,做些强制筛选,但对于企业来说,要招到合适的人,总还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反观上面这封邮件,其初创公司本身人数就少(只有30人左右),很难有大把时间去海选简历。于是,针对所要寻找的软件编程的候选人,从GitHub等平台上去筛选,就显得是那么理所当然的一件事了。要找到期望的候选人,还是需要仔细去思考,这些人一般会在什么平台和圈子混迹才行。

3

关于分享,无论是程序代码,或是其他文档,一般都会声明所遵循的开源分享协议。这是一种关于承诺的法律条文,可以根据不同的权力义务需要,来选择不同的协议。本质上说,把自己辛苦完成的代码或文字作品,免费地分享出来,其实是让渡了某些权利(比如“将其私藏”的权利),来换得名声和影响力。

前些天的某开源库被作者删库的事件,波及大量软件产品,造成恶劣影响,让我们看到一位软件开发者对开源协议的误解。虽然我们不否认该软件的确由这位开发者创作,但当他一旦声明了该软件库采用MIT协议,就已经让渡了使用权给他人,包括大量“财大气粗”的大厂公司,这些使用者并没有做出违反约定的事。而此时,即使作者再不愿意,他更恰当的做法,应该是不再继续维护和发布新版本,而已经让渡权利的先前版本,是不应该以这种方式进行毁灭性攻击的。

这样的行为,对个人品牌的打击是致命的。包括不注重版权,到处抄袭或盗版,也都是类似的。行动之前,一定慎重。还是那句话:互联网总是有记忆的。

4

最后,说点别的:关于我的专业,生物信息学,我经常更喜欢“生信”这个缩写,因为它能双关出另外的含义:“信”,有信守承诺、信任等含义,即通过踏实的努力,正直的态度,坚守原则,生出彼此的信任,路才能越走越宽,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 END ---

注:本文首发表于“不靠谱颜论”公众号,并同步至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