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是洪水猛兽吗?
导言: ……
1
这个话题,我之前写过(参见《你的工作会被替代吗?》),不过再写一遍也无妨。
人工智能(以下简称为AI)快速发展,不断蚕食着人类引以为傲的每个领域。象棋、围棋、人脸识别、情景对话、艺术创作……还有什么工作是完全不可能被AI取代的吗?我想,大概已经没有了。任何工作尚未被AI取代的,要么是需要时间再积累多一点数据就能实现,要么就是不经济到完全没有被取代的价值。
为了继续保留一丝仅存的“尊严”,你也许会尝试提名“科学研究”,这种高智力要求的活动,创造完全未知的新知识的活动,应该不太可能被AI取代吧。然而,很不幸的是,这种取代,大概率也是即将发生的。
今天,我就来带大家快速浏览三篇较新的论文,感受下如今这个科幻的时代。这些论文都是开放权限访问的,有兴趣的读者不妨顺着doi,找出原文来仔细研读。
2
第一篇,来自《JMIR Research Protocol》杂志:
Image
(doi: 10.2196/29398)
这篇文章提到,关于循证医学的实践,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来自于快速增加的各种生物医学文献。新证据的积累,需要快速筛选相关领域的文献,以便提炼和总结知识,指导临床实践。然而通常的关键词检索方法,并不能有效地索引出所需内容。于是这项研究工作,通过BERT相关技术方法,帮助改进高质量文章检索的过程。这种质量高低的评定,来自于熟练的研究人员,而AI正是把这种能力,加以学习和复制出来。
3
第二篇,来自《bioRxiv》预发表网站:
Image
(doi: 10.1101/2021.01.08.425887)
如果说上一篇只是黑盒地提供了看起来更精确的检索功能,似乎并不涉及语义的理解,那紧接着而来的这篇,就是大量语义分析技术的成果展示,尤其在到处都是专业术语的生物医学领域,效果也已经开始让人惊叹和期盼了。不多做解释,直接看文章插图的一个截图来感受下吧:
Image
4
第三篇,来自《Nature》正刊,出自大名鼎鼎的DeepMind公司:
Image
(doi: 10.1038/s41586-021-04086-x)
这篇则更进一步,虽然并非生物医学领域,但却是在更加充满智力挑战的数学领域:帮助数学家发现新的猜想和定理。这项研究通过建立一个机器学习的框架,快速验证数学对象中是否存在某些结构或模式。并由此,数学家与AI程序一起合作,发现并证明了一个数学猜想。
虽然这个过程中,人类还参与其中,但完全可以推断,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图谱表示及探索路径,这项工作是可以做到完全无需人类干预的。就像当年从AlphaGo到AlphaZero的突破那样。
5
说了这么多,其实并不是为了制造焦虑。只是想客观陈述,诸如科学研究这种看似难以被AI取代的内容,其实也完全是可以突破的。说到底,AI主要在做的事,就是模仿人类的思维和行为,现在不过是连需要创造力的行为也都开始被包含进来了而已。试想下,坐在你周围的同伴(假设你不知道他或她其实是AI),他或她同样也会干你手上的几乎所有工作,你会感到恐惧或焦虑吗?哦,如果答案仍是“会”,也许你该少一点摸鱼了,仅此而已。
既然大趋势如此,焦虑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么不如拥抱它,找到更多的应用场景,把它们实现出来,帮助我们更快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任务,不是更好吗?局限在日常摸鱼的狭隘视野里,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个世界上其实还有很多事情是值得进一步提高效率的。举个例子,翻看癌症治疗的权威依据《NCCN指南》,每年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指南末尾的参考文献列表动辄好几百篇。这些指南的形成,得益于大量临床医生和医学专家的辛苦付出,他们在不停地做着资料的整理和汇总,这几乎全是人工进行的。为什么人工智能就不能对此发挥出更大作用呢?我相信这种取代将是充满价值和希望的。
是的,我正在尝试日更挑战,不知道能坚持多久。这还真不像是人干的,更像是一只学习了我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的AI干的。或许未来某一天,在你我都浑然不知的情况下,不靠谱颜论被AI接管,我希望那时候它能引用下本篇,因为当下这篇我能肯定还是我自己手工写的。
—– END —–
注:本文首发表于“不靠谱颜论”公众号,并同步至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