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林林的个人网站

我近两年的阅读回顾及精选书单

2022-01-03 00:00

Image (题图来自网络)

跨年之际,朋友圈年终总结频出,其中很大比例是读书书单,想来果然还是多输入才能多输出。于是我决定抄自己的作业,把过去两年读过的书,以及写过的书评(均首发至“响马读书”,一个每月需至少提交一篇书评的奇葩微信群),精选一批,凑成这篇(按书评时间排序)。

1

Image

《如何撰写研究计划书》(第5版) 劳伦斯.F.洛柯、维涅恩.瑞克.斯波多索、斯蒂芬.J.斯尔弗曼 著,朱光明、李英武 译,陈向明 校,重庆大学出版社。

书评时间:2020年11月24日

这是一本关于研究计划书撰写的教材。研究计划书,可以是研究生毕业课题的开题报告,也可以是研究基金的申请书,无论哪种,都是开展一项研究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在其各自领域、长期从事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工作的教授,他们的经历让这本书在细节上显得特别真实且饱满,字里行间的谆谆教导,都透着老教授们的苦口婆心和倾囊相授之情。这本书给我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若早几年在研究生期间能够读到本书,我的Qualify(硕转博开题)和后来的研究工作,会少很多草率匆忙,而更多目的性和针对性,整个科研专业训练也会更加高效和系统。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写作计划书的方方面面,小至写作内容结构、行文风格,大至伦理(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社交(与导师、其他合作者、委员会等的关系),从事科学研究相关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有提及,而且深刻剖析各类常见学术不端行为可能引起的后果,从而鼓励开始进行研究的读者尽力做到学术正派。第二部分介绍研究资助相关内容,对于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继续从事科研相关岗位的人们,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三部分则以四个实际的计划书作样例,进行了详细的评点解释,使撰写技巧更落地到实处细节。

本书第一版成书于2007年,至今更新到第5版,虽然有部分内容(诸如图书馆查询文献)可能仍相对过时,但相应的理念、逻辑和原则,却始终是有效且具有启发意义的。此外,本书还专门有一章(应该是在新版中加入的),提及“质性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相关),这部分内容让我对科学的范畴,也有了新的理解,而不再狭隘局限于通常认为的量化研究的那些套路。而本书介绍的原则,能够同时适用于这些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研究。

2

Image

《星光:外星世界与地球的命运》[美] 亚当·弗兰克 著,易如 译,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

书评时间:2020年12月23日

这是一本介绍天体生物学的科普读物。开卷之前,书名曾让我觉得即将接触到的又会是一本科幻小说,或者也可能是类似旧时杂志《奥秘》那种夸夸其谈的绿皮车娱乐读物,不管哪种,权且作为消遣。然而在读完之后,这本书给我的印象,竟然变成了严肃甚至略带硬核的科学:对外星人的研究,真的不再是只存在于科幻中的虚无缥缈、无从着手的课题。

全书围绕一个著名的公式,德雷克公式,徐徐展开而来。该公式由七个因子相乘,用来估算(我们能接收到无线电信号的)外星文明的数量。七个因子分别为:(1) 恒星的出生率、(2) 拥有行星的恒星的比例、(3) 适宜居住的行星的数量、(4) 孕育有生命的行星的比例、(5) 能演化出智慧生命的行星的比例、(6) 行星上能够发展出高技术文明的概率、(7) 高技术文明的平均寿命。这个公式在一个名为绿岸的会议(不禁想到《三体》中的红岸)提出,也正是从这里开启了天体生物学的研究。我并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公式,在读这本书前,我就曾从一副扑克牌上见过这个天马行空的公式,当时并不以为然,觉得不过是随便一扯,并不理解其精妙和价值。然而在本书中,通过作者娓娓道来,才发现这些因子的提出,让每个环节都有了相应的可被实践证伪、甚至是可量化地进行研究的基础。其中前三项可以由天文学家开展研究,中间第四五项则可由生物学家进行研究,后两项则推进到由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来研究。一个看似不可能进行的课题,就这样被拆解开来,让跨度很大的多个不同学科的学者,能够为了一个宏大的目标,合作起来。

本书对上述因子,分别展开来,介绍了多年来的世界人民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最新的关于火星上存在水源证据等,过去在新闻上就是看个热闹的内容,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归属,成为整个宏大图景上的一小片拼图。循着这本书的介绍,在了解这个学科后,会发现,其每个环节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而且都不是完全无用的屠龙之技,反而是跟我们了解自身、把握人类社会发展未来,很好且很有必要的参考视角。比如,在研究外星生命的手段上,发展出来的技术方法,也可以用来认识人类自己: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其必然副产品之一,即石油等燃料的大规模使用,而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气体,这种副产物,对于整个行星历史而言,是存在可被观测的不可逆变化的,也反过来作用于地球生物圈和人类社会。本书着重突出的,在于七个因子中的最后一个因子,即“高科技文明的平均寿命”,估算这个时间长度,对于我们认识自己的行为,及其行为对我们自身的影响,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3

Image

《神秘的量子生命》[英] 吉姆·艾尔-哈利利、约翰乔·麦克法登 著,侯新智、祝锦杰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书评时间:2021年1月15日

这是一本关于“量子生物学”的科普读物。相对于早已让人耳熟能详的“分子生物学”,“量子生物学”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这个领域充满争议、推测,甚至是幻想,以至于对它追捧的人群中,不乏神秘主义和伪科学者。也因此,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秉承谨慎态度,包容地质疑。所幸,全书读下来,除了作者为了科普目的而做出的拟人角度描绘,书中关于科学成果的内容,基本还是比较客观和克制的。

上世纪中叶,产出了一系列重磅的生物学发现,包括DNA结构、中心法则、密码子表等,这些贡献大多得益于物理学家们的智慧,他们遵循着薛定谔在经典书籍《什么是生命》中指出的方向,努力在生命科学领域寻找新的物理法则。然而,随后的大半个世纪以来,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使得各种生物现象在分子水平就能被完美解释,并付诸应用。到今天,人们往往会误以为从分子层面(化学变化原理)即可解释和研究生命,甚至教科书里都是这么给学生们讲述的。很早的时候,我就听过一句话:“生命科学是一门处处存在例外的学科”,然而,不经意间,我却把这句话抛在脑后,把“常见”当成了“真理”,几乎完全接受了“生物学只需要基于传统生物化学进行研究就够”的观点。偶尔在教科书上看到,诸如光合作用、视觉形成等机制不明的现象,其语焉不详之间,才会划过一丝怀疑:似乎并非所有现象都可以完全用分子水平(化学键的变化)来解释。

读到本书,才更全面地明晰了我的上述怀疑。作者列举了知更鸟对微弱地磁的感应、呼吸链系统对电子的操纵、海洋动物的超灵敏嗅觉,甚至突变的发生与高精度的复制,并对这些现象做了详尽剖析,阐述了为什么这些现象需要动用量子力学才能进行解释。摘录书中让我印象很深的一段话(被称为“放大理论”):“非生命物体由数以百万计的大量粒子的平均随机运动来控制,单一分子的运动对整个物体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生命却大不相同,因为生命是由处于控制中心内的极少数分子来管理的,这些分子具有独裁式的影响力,影响关键分子运动的量子事件,比如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将被放大,对整个生命体产生影响。”

这本书让我产生一个类比的想法:在基于x86指令集进行软件编程时,我们通过指令,对寄存器进行运算操作,整个过程都是严格遵循一开始的封闭设计进行的,计算输入数据在寄存器和内存中,结果也在寄存器和内存中。也因此,我们只需要理解相应的二进制规则,就不会有任何“(硬件)越界”的情况发生,似乎整个世界都如此。然而,我们却忽略了还有对外部设备的控制指令,以及当电流经过外部设备时,那些非“0/1”的模拟电路,才真正扩展了程序世界的边界。

正如本书中大胆提出的:“生命,正处于量子的边缘。” 很有意思!

4

Image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日]河合隼雄 著,张日昇 译,湛庐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书评时间:2021年2月1日

这是一本取名很霸气却竟然实至名归的书,读之前让人觉得“怎么可能是最好”,读之后却让人觉得“怎么可能不是最好”。感叹日本社会文化与中国如此相近,以至于书中的价值内容,都同样适用于中国。我们都无法选择自己拥有什么样的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父母。这本书,推荐给那些“愿意把心灵与身体都投入进去养育孩子”的父母们,也推荐给那些虽然未做父母但“愿意全面理解自己父母”的孩子们。

5

Image

《读懂“十四五”:新发展格局下的改革议程》刘世锦 主编,中信出版社。

书评时间:2021年2月25日

这本书来自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席刘世锦组织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正值新冠疫情爆发和十三五收官的2020年,论坛成员于线上开展了关于“十四五”和2035年中国经济社会重点领域的研究讨论,对所讨论的主要成果进行总结所得。全书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开篇是总报告,分别从经济发展现状和改革目标、产权制度结构改革、税制改革、城乡间要素流动市场化改革、放宽准入改革、金融结构和监管体系改革、社会政策体系改革、资源环境体系改革、经济体系改革、以及改革方法论等十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高度概括的结论阐述;之后则是专题报告,按照内容范围和关注方向,大致分为三篇: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分别从各位作者所在领域和视角,对诸如经济结构、双循环、房改、中等收入群体、土地制度、非资源性实体部门收入等诸多具体问题,展开详细的论述。这本书并非完全高唱赞歌的平庸作品,在某些问题上的讨论,是能展现相应专题作者的多年研究经验和独到见解的,部分问题甚至以比较尖锐的方式在进行呈现和剖析,诸如高净值人群的外流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影响。对于当代有责任感的年轻人,理解国家经济及政策制定实施,是有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的。尤其是在一些结论尚不明确的领域,不同专家之间的有差异甚至有矛盾的观点,也得以保留,促使读者、学者、甚至经济决策者由此做出更合理的理解和判断。2020年是开启全球撕裂的重要起点,中国国运走势在此消彼长的大背景下更显凸出,同时也与世界各国产生更多摩擦,容易造成盲目的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本书提供的客观冷静的讨论态度和初步结论,无论身处哪个专业,都是很值得学习的。

6

Image

《科学史新论:范式更新与视角转换》[德] 薛凤、[美] 柯安哲 著,吴秀杰 译,浙江大学出版社。

书评时间:2021年3月2日

这是一本关于科学史的论文集。受到个人浅薄认知的限制,我过去总认为,科学史无非是从希腊发源并流传至今的过程,以及其演化出的各种科学哲学及方法,而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把握现代科学实践的度。这些模棱两可、难以批驳的想法,把我禁锢在思想的牢笼中而不自知。这本书从内容实质上,打破了我自己的狂妄无知,让我对科学和科学史的范畴,有了更广阔且边界更模糊的理解。

本书在结构上是松散的,除了提纲挈领的总论外,全书分为十二章,这其实是十二篇与科学史相关、但领域各不相同的独立论文。这些论文各有其特点,选题也很精妙,或对重要推动因素进行剖析,或从政治、制度、文化等方面研究与科学的关系,或另辟蹊径研究某些常被忽略的内容。比如,从法国在二战后发展核技术所采取两种策略,来探讨科学与政治、经济紧密交织并互相影响的过程。又如,从中国帝制晚期(公元1000年至1800年)家居建筑技术,对文化、风水、社会的具象化影响和互相催动演化,反映出某些与科学史相似的模式结构,并以此丰富相关的科学史研究。再如,对奠定现代生物学的模式生物果蝇,及其奠基人摩尔根,对于一种道义经济(相当于软件史上的开源文化)的塑造,并影响深远至今。此外,信息过载的应对、集体作者署名及功劳归属、性别与社会、患者生物样本收集和交换的复杂伦理等等,都是当今科学实实在在面临着且尚无定论的问题。不仅彰显了书名中的“新论”二字,也让这类科学史的研究更具实用价值和深远意义。

7

Image

《仿制药的真相》[美] 凯瑟琳·埃班,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书评时间:2021年4月25日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同样认为仿制药跟品牌药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因为不需要自己从头创新,节省了大量研发费用,从而能够在价格上形成极大的优势,并由此让同样品质的药物,惠及尽可能多的人群。然而,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这种一厢情愿的臆想。虽然我一开始预设了相反的立场,认为这本书很可能代表了品牌药的药厂巨头利益,而揪着各种可能证据进行夸大,由此来给予仿制药厂以致命抨击。但书中种种细节描述和详实的逻辑展示,让我在观念上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向。

这本书并没有从品牌药厂与仿制药厂之间的矛盾出发来展开,甚至在提及这种矛盾时也有意淡化,这给了这本书打动我这般挑剔型读者的机会。串起全书梗概的故事,是印度最大仿制药厂兰伯西的前主管萨库尔,从放弃美国知名药企工作,回到印度该药厂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却发现各种质量方面的违规操作,与自己的理想和在美国接受的药物安全标准相去甚远,而后发起了漫长的举报和等待,直至该仿制药厂最终被曝光并被裁定处罚。

就故事主人公所经历的心理折磨、由此引起的家庭关系紧张,乃至受到药企、社会等各方面的质疑和压力,甚至人身威胁和卖国指责,这本身就足以让这本书成为极具故事性和吸引力的作品。而故事所揭发的药物安全问题,包括对FDA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如何艰难地建立起相关标准和监管规程(可以深切感受到,拿出现在任何一张药物说明书,其中的每句话,很可能都包含了历史上的许多条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以及至今仍然只能勉强维持的种种现状,却让每个身处这个世界的人,都不由得担心:下一次自己服用某个药物时,是不是该仔细辨认下其生产厂家,以及考虑是不是存在药效和安全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甚至很可能蔓延至品牌药的研发、测试和生产过程。FDA现行体系,是否真的能确保人们获得足够安全品质的治疗?这些疑问,从本书的故事中呈现出来,与我自己这些年的所见所想叠加在一起,让我相信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绝大多数最终都不免沦为一场场的罗生门,也许只能牺牲普罗大众的基本利益,依靠时间一点点地消化这些恶果。

尽管这本书让我阅读之后感觉极不舒服,但我还是要极力推荐它。因为这有可能激起更多真正勇敢的人,无畏且智慧地参与并积极推动医疗行业,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一步步接近“正途”,解决现在那些看似无解的问题。

8

Image

《在人间:肿瘤科女医生亲历记录》沈琳、戴志悦 主编,中信出版社。

书评时间:2021年7月30日

这本书集合了十七位肿瘤科女医生关于其各自职业真实经历的自述。这些女医生在肿瘤医疗领域,都是独当一面的权威专家,拯救过无数生命,也见证过无数生死。我由于自己的工作的原因,在日常文献、讲座或会议的学习中,经常看到她们中一部分人的名字,甚至是直接见过她们本人,因而对她们的专业素养和成就甚为仰慕。而翻看这本书后,则从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了她们更接地气和人性的一面。

医者之所以难,是因为来自病魔的挑战,到了科技手段如此进步的今天,依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存在。医生们经过长年累月的高强度学习和训练,也只能勉强赶上学科的发展。而面对大多数疾病和场景,依然还是束手无策。也因此,本书的作者,虽然全都是绝对的学霸,她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已是出类拔萃者,却依然在不停学习和提升自己。相比男医生,女医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事实上,往往都同时担负着对家庭更大的责任和负担,这让她们取得如今为世人所知的这些成就,更显得非常不易。

肿瘤科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因为来到这里的相当一部分病人,最终都是不可避免在病床上走向死亡的。每位肿瘤科医生,都从开始的极度共情极度悲伤,一步步艰难地把自己磨成“铁石心肠”。这种反差,在女医生这个群体中显得尤为显著。而这种伪装,反过来却加剧了外界的不理解,造成一部分的医患矛盾。

绝大多数医生,都是在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去拯救他人,这让他们几乎不可能有时间,从人文等角度,向外界传达他们各自的经历和思想。所以,这本书的编著,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让我们有机会感受那些医患关系矛盾背后值得珍视的种种,并形成解决医患关系顽疾的一份助推。人生自古谁无病,强烈推荐每个人都来认真阅读本书!

9

Image

《科学的历程》吴国盛,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书评时间:2021年11月24日

这本书的书名平平无奇,以至于让我差点错过。所幸得微信读书推送,才有机会翻开。仅仅从作者自序,了解到本书的写作和修改过程,经历了作者从最初“狂妄”立flag并成功实现,到后来“阅读和研究越多,越觉得科学通史写作之不易,也越觉得当初写作本书实在是无知者无畏,不知天高地厚”,便让我路人转粉。狂妄体现了作者的实力和天赋,谦逊则体现了作者后来的进步长足。于是我下决心认真拜读一番。再然后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一本畅销20年且好评不断的巨著。

读这本书,总会冒出一种身处响马读书群、听舰哥天马行空闲聊的愉悦错觉。究其原因,大约是书中大量作者考据相关科学史实,而在相关实地所拍摄的插图照片。颇有舰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派头和气势。唯一与舰哥相比略显不足之处,在于所有文字中都透出克制,不太敢表达鲜明立场和观点,这也许是出于想尽可能“客观”呈现历史吧。不过,书中也偶尔会出现一些“据说”和“传闻”,把过去在中小学课文里耳熟能详的科学家小故事娓娓道来,颇有些怀旧共鸣。

这本书由于涉及内容极广,故在每个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和环节,均言简意赅、点到即止。以至于按照听书的方式听下来,会感觉其背后似乎另有一本更加宏大的科学史系列巨著,而作者正以目下流行的影视解说形式,做了极度的浓缩提炼而得。而这种浓缩裁剪的结果,像极了速写素描,每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科学家们在其各自一生中的重要境遇,若喜若泣,均藏在字里行间。

写这篇书评时,我翻到舰哥此前为本书所写的书评。舰哥评论本书“实际上在论证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个结论我不敢苟同,因为整本书我读下来的感受,反倒是“中国古代是有科学的”,而且贡献还不小。这大概就是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中国(自古至今)的科学更重实用(其实美国也类似),我想也许正是对“这种偏应用实践的倾向”到底算不算科学,让我和舰哥在感受上出现了分歧吧。

建议阅读本书,并贡献不同的感受和观点。

10

Image

《是我把你蠢哭了吗》[英] 迪安·博内特 著,朱机 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

书评时间:2021年12月7日

第一眼看书名,本以为这是一本轻松的休闲肥皂读物。读完后,才发现这是一本正经、严谨且硬核的科普读物,作者的确是一位如假包换的神经科学家。同时,因为作者还是一名单口喜剧演员,以至于全书的文风,总不失诙谐轻松,使读者在嬉笑间增长许多神经科学知识,也了解到自己的大脑竟然真的那么蠢。纵然调侃,也让人无可辩驳,颇有响马魏老师的影子。

全书分为八章,围绕神经科学的不同研究内容和角度,诸如记忆、恐惧、智力、人格、从众、抑郁等,向读者科普大脑及思维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多现象及其解释,乍一听挺玄乎,也很反直觉,但仔细一想,却也的确逻辑自洽。并且,从我学习生物学和生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多年经验看,这些描述也确实符合神经科学的实际研究过程的产出。

摘录两段书中文字,以展示这本书的风格或魅力所在:

“咖啡因对大脑有影响,会产生特定的内部状态,有助于触发记忆……说一个也算不上很有力的证据:我上大学时有一次(在不自觉间)采用了这个策略。那时我为了准备一门很没有把握的考试熬了个通宵,灌下很多咖啡。为了保持清醒,我进考场前又来了超大一杯。最后,我那门考试的成绩是73%,是年级里的最高分之一。不过,我并不推荐这种方法。我那次是考了高分没错,可整场考试我都无比绝望地想上厕所,为了多要点纸甚至管监考官叫爸爸,考完回家的路上还怒气冲冲地大吵了一架——和一只鸽子!”

“即使在一些问题上并没有真正的进步或变化,人们还是倾向于批评“过去的”自己并赞扬“现在的”自己。(“我小时候没有去学开车,因为那时候太懒了,到现在也还没学,但主要是太忙了。”)对过去的自我展开批评,表面看起来与自我中心偏误相矛盾,其实是在强调现在的自我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因而值得自豪。”

--- END ---

注:本文首发表于“不靠谱颜论”公众号,并同步至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