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林林的个人网站

Linlin Yan's Personal Website

读书使人明智

2015-09-08 20:35

自从定下了今年的读书目标,这几个月来,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隔一两个星期,就要去一趟学校图书馆,还一批书,再重新借一批书,然后用阅读去填充各种零星时间。我每次几乎都只立足于理工科阅览室一进门的那两列专门陈列新入馆书籍的架子,扫上一遍,捡上几本感兴趣的书就走,其中有技术类的,也有非技术类的。而在最近借阅的书中,有几本有那么些“意思”的,我觉得值得记录下来。

首当其冲的是张德芬的《都市身心灵修行课: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并不来自理工科书架,而是来自于我几个月前网购情绪管理类书籍所招来的各种推荐。通过图书馆网站在线预约,在等待一个多月之后,终于到手。起初看这书名,原以为应是俗套的心灵鸡汤,但看着铺天盖地的赞,心想俗就俗些吧,接受点正能量也不赖。开卷读来,是个虚构小说的体裁,一上来就是主人公在雨夜的山路上开车狂飙,故事讲得不错,倒也还算吸引人,不觉反感。很快读完了两章,其故事情节贴近都市生活,并恰当地植入了早已被广为引述的类似“手指明月”的典故,总体说来感觉还不错:用这种形式励志确实能让人很容易产生代入感并接受。然而,再往后翻,就开始尝出其中的不是滋味来,诸如“胜肽”、“细胞记忆”等忽悠词汇接踵而来,搞得似乎很有“科学根据”,其实却都只是来自所谓“某电视节目”或“某报刊报道”,无一可考,但作者仍煞有其事地反复强调。更有甚者,谈及情感,表达“痛苦之身”,实在无以忽悠,愣是摆弄出个“Pain body”的英文词组来,非显出高大上不可。于是开始的好感迅速褪去,油然升起许多异常别扭的感受来。最主要的,故事中扮演说教者的“老人”这个角色越发不真实起来,像是个蹩脚的故弄玄虚者,却又被作者捧向全能先知的位置去,不由得心里隐隐感到一丝痉挛。随着故事的铺开,一种宗教式的思想灌输成分更加显得肆无忌惮起来,于是反胃之感澎湃而至,到最后几乎难以招架:好一锅心灵毒鸡汤!

接下来是赵得秀的《日食与自然灾害》,这本书从形式上看的确算得上是本科学著作,书中包含丰富的图表数据,从前言的落款“赵得秀时年八十九,2013年11月”可以得知作者是位多年研究这个领域的老先生,加上书中文字大多言辞恳切,也切实是在多方引证来支持日食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而且许多证据的来源也确实具有权威性,实在难将其简单评判为“伪科学”。然而,细究起来,却能发现很多结论的得出,与其数据或证据的选取是有一定关联的,也就是说作者有意无意地有偏向性地选取了证据,却未能从更大范围的数据来驳斥结论的反面,这也注定了结论的不可信。这个陷阱不易发现,也说明了科学探索的艰辛之处:我们主观上想看到什么结果,就能看到什么结果,然而却未必是真实的!

还有一本是王海峰的《现代物理学的哲学启示》,这本书的书名、前言,甚至是很大部分的篇幅,都显得特别的狂妄和傲气。于是我循着一种挑剔的角度,一直读完整本书。从外行的角度,我对于物理学本身的知识并不能完全确认其是否正确,但就我所知的部分,我认为介绍还是到位的。何况这也确是一本写给大众阅读的科普读物,用词精确的要求并不像科学论文那么高,所以我感觉其内容本身应该并无大碍。我更关心的,是能够支撑起作者那么大口气的思想和全书的亮点,因为在读完之前,我很难想象怎样的“哲学思想”能担当起这样的口气来。直到我看到作者提出关于“观察疑难”的说法,以及由此引出的对“唯物”与“唯心”之间边界的探讨,我才终于折服。虽然最终这结论并非科学,也难以有一个可以被证伪的论断可以被提出,但是从逻辑推演的这个过程,我觉得是合理的。总体说来,这本书跟其它那些忽悠人的书相比,还是很客观公正的,虽然书中也有超越科学推断给出的无法证伪的假想,但也明确了界限。科学有严密的边界,但边界的向外推进,也需要这样的“大胆思考”配合“小心求证”才能进行。

这三本书,在读完以后的感受,都与我刚看到书名时的感受有所不同。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假象若按照五年前的我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可能未必会有今天这般感受。科学有其自身的运作机制,是人类不断探索世界留下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体系,也是让我们能够在读书及汲取知识过程中,能够保持明智的最重要的能力的沉淀。从这个角度看,即使毕业后我不再从事科研,这五六年的研究生生涯也是值得的。